市人社局提名参评岳阳市第七届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凯发天生赢家

归档时间:2019-05-16
当前位置: 凯发天生赢家 > 专题专栏 > 文明创建
 
市人社局提名参评岳阳市第七届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
编稿时间: 2019-12-12 14:11 来源: 市人社局    浏览量:次
 

编者按:

今年,根据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部门《关于评选表彰第七届岳阳市道德模范的通知》(岳市宣联[2019]4号)精神,经基层推荐、综合考察、领导审批,我局提名侯志鹏、杨勇根、易梅华作为第七届岳阳市道德模范候选人参加评选活动。现将3名同志的事迹介绍如下,以激励局系统更多党员干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全面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为促进文明单位建设、深化文明城市建设增进更加丰厚的道德涵养。

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侯志鹏事迹

侯志鹏,男,1977年2月出生,1998年10月入党,大专文化,1997年12月应征入伍岳阳市武警支队,2014年3月转业到市人社局。他忠诚于党和人民,忠诚于事业,多次参加抗洪抢险、奥运安保并处置突发事件,一路走来,殊荣不断:从戎 16年,荣立三等功,多次被授予“十佳优秀士兵”、“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人才奖”以及全省武警后勤大比武军需专业一、二等奖;2016年、2019年2次荣获市政府嘉奖,2018年被市文明委评为“优秀志愿者”。

侯志鹏同志表里如一,无论在部队还是在地方,都坚持严格自律,始终爱岗敬业;无论在单位还是在家里,都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展现出良金美玉的优良品质。生活中,他一二十年如一日,孝敬父母,爱护家人,关心亲友,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的涵义,奏响一曲动人的《爱的奉献》。

一、心怀孝爱者,不以千里而为远

侯志鹏籍贯湘潭县。父母仍住在湘潭县茶恩寺镇,岳父母住在排头乡,距岳阳中心城区有两三百公里路程。侯志鹏每次往返都要驰行千里,七八个小时车程,光高速公路过路费都要六七百元钱。

然而,再远的路途也丝毫不能阻隔深厚的血脉亲情。侯志鹏坚持每个月都回湘潭探望双方父母,帮老人做做饭、种种菜,陪老人聊聊天。每每夜深人静,他都感念父母恩深,心想:“父母都是年近七旬的人了,见一回少一回。”每隔一个月,只要单位周末不安排加班,侯志鹏都按捺不住内心的深深思念,有一种带上妻儿、长途奔驰回家乡的冲动。只在坐在父母亲身边,凝视老人家长满老茧的双手、布满皱纹的脸庞、行动迟缓的身影,他就感到温馨;每每帮父母做些家务事,他就感到踏实。“常回家看看”,成了他的必修课,让父母欣慰,让自己踏实。

不但是每月千里“回家去”,而且还每年万里“走出去”。每年暑假,侯志鹏都带父母出门旅游一次,观赏祖国大好河山,领略自然景观之壮丽秀美、人文景观之深厚优美。这几年,先后赴南岳衡山、革命圣地韶山、繁华都市广州和壮丽的三峡大坝,每次都让父母心旷神怡。虽然侯志鹏家境并不宽裕,但每年花一万来块钱,换来父母欢心、家人尽兴,侯志鹏觉得挺值的。

每次外出旅游,一家人总是兴致勃勃、喜笑颜开。不过侯志鹏没有玩耍尽兴,而在随时尽孝。2010年,父亲身体不大好,稍为走远一点气喘吁吁,再远一点就腰椎疼痛。侯志鹏就搀扶着父亲,一步一步地挪动脚步。父亲再累了,他就背着父亲慢慢走,让其他人走在前面;边背着父亲,边当导游,介绍景点景观和人文典故,天伦之乐,其乐融融,到后来汗流浃背,却浑然不觉。

今年,他原本计划带父母和岳父母去北京玩,但由于父亲猝然中风,计划泡汤了。

二、践行孝道者,不因大病而犯难

十几年来,侯志鹏的父亲疾病伤痛缠身。

2007年,他父亲上楼梯取东西时,从3米高处摔倒在地,腰椎骨顿时断了4根,邻居闻声而来,打“120”急救。

一进医院,首先面临的是要支付大笔医疗费。2007年和2008年动了两次手术,手术费、护理费等共花了7万多元钱。但侯家并不富裕,母亲是家庭妇女,父亲在茶恩寺小学从民办教师做起,教书20多年,清贫度日一辈子。怎么办?“出钱,出力!”侯志鹏毫不犹豫。父亲在湘潭县医院住了一两周时间,血糖等指数终于降下来了,他和弟弟马上送到湘潭市中心医院转院治疗,虽然报销比例少了些,但医疗水平更高,更能确保父亲的健康。其实,当时侯志鹏手头也很拮据,每月只有600多元收入,爱人当时又没有工作,弟弟刚成家,更是无钱。侯志鹏只好报请所在武警支队领导同意,从财务上借支了5万多元,分两年从工资里扣除还款。

今年4月12日上午,侯志鹏的父亲在家坐着坐着就忽然中风了,左边手脚麻痹无力。弟弟送其到湘潭县医院神内科住院半个月,不见起色。5月4日早晨父亲坐在睡椅上,在起身时再度中风,右边手脚骤然毫无知觉。这样一来,全身都动不了了。侯志鹏闻讯后心急如焚,但当时工作繁忙、脱不开身,便要其弟弟将父亲送到岳阳市一人民医院本部神内科住院治疗。每个工作日的上午和下午,由其母亲在医院护理。由于妻子要在家照顾正读初三、迎接中考的女儿,服侍病父的其他事务就大多落到了侯志鹏身上。他每天中午、晚上回家做饭,送饭到医院,工作实在走不开时就嘱托妻子、女儿送过去。到医院后,他帮父亲洗脸、洗脚、洗澡,扶父亲上厕所。父亲起先半天都不能动,只能喂流质食物,但他毫不厌烦,总是一口一口地慢慢喂着,直到估摸着父亲吃饱了,才轻轻地用手巾擦拭父亲的嘴边的残渣余汁,然后细致地进行全身按摩。到了节假日,更是不遗余力地全天候精心服侍。

5月17日,经过半个月的治疗,父亲病情好转,他便转送到东院去做康复治疗。他每天帮助父亲抬手、弯腿,做肢体锻炼。5月24日,他尝试抱着父亲慢慢下床,就像自己幼小时父亲抱着自己;搀着父亲一步一步地行走,就像儿时父亲教导自己学习走路一样。在此期间,父亲康复效果显著,渐渐地可以独立洗漱、饮食了,可以扶着东西慢慢走了;再接着,也可以用双手扶在轮椅上缓缓推着走了。这个状态持续了一个星期。6月6日,父亲出院了,在侯志鹏这儿住了十天。

虽然身体康复了,但这两次中风对父亲的精神打击很大。老人家心情不好,性格急躁,不时发脾气、生闷气,不配合,侯志鹏只能忍着、笑着。老人家抑郁时,常常老泪纵横。每当此时,侯志鹏就千方百计讲段子、讲笑话、讲故事给父亲听,逗老人家开心;或者讲国家发展建设的伟大成就,讲家庭建设的宝贵成果和经验,讲老人身体康复的乐观情势以及子孙进步的光明前景,想方设法宽父亲的心。侯志鹏本是个话语不多的人,但服侍父亲一段时间后,他变得幽默了,时常谈笑风生了,讲段子、讲故事能力明显提高了。

6月17日,父母返回湘潭。7月6日侯志鹏再回老家,看到父亲能吃能喝,生活自理,每天早晚坚持锻炼,心态也好了很多,他更加放心了。

其实,侯志鹏自己患有严重痛风,每次病发时,脚趾关节钻心般地疼痛不已,脚背肿胀,皮肤通红,表面甚至有些透明。但为了不让父母妻儿担心,他坚持忍受剧痛。痛风发作时,无论是在病房服侍父亲,还是在室外搀扶着父亲做康复性行走,他总是咬紧牙关,一声不吭地扛着;满头大汗,半因辛苦,半因疼痛,而父母还以为他是用力过度所致。

三、深明孝理者,当以大爱为大孝

侯志鹏不但对自己的父母尽爱尽孝,对自己的岳父母也尽敬尽善。岳父母家里不很富裕。早些年,看到岳父母家里没电视机,他主动买了回来;看到岳母娘还是用手搓洗衣服,又费时间又费劲,特别是寒冬腊月冷水冰寒刺骨,于是他二话不说,买一台洗衣机,虽说岳母娘几十年手洗衣服习惯了,但看到女婿如此热心、体贴,还是十分欣慰的。岳父母家住农村,侯志鹏考虑到两老上街不便,每次回湘潭前都在岳阳购买一些生活日常用品和药品带回去。2018年七、八月份,侯志鹏将岳父母接到岳阳体检,住了一个星期。鉴于岳父呼吸困难,他就花2000多元钱买一台吸氧机,以供长年使用;平时用药、吸氧所需,侯志鹏都定期购回,一年花费两三千元左右。侯志鹏的爱人说:“因娘家家境困难些,所以侯志鹏给予的照顾实际上还多些。”

“我家志鹏呀,像个妹子伢一样,好过细的!”侯志鹏的母亲曾笑眯眯地这样评价他。确实,侯志鹏长得膀大腰圆、五大三粗,看起来像个猛张飞,做起事来却精细无比。

父母恩重如山,亲人血浓于水。回到湘潭,他只要时间安排得过来,总要去探望伯父、婶婶、姑妈、舅舅、舅妈,或者邀到长辈们到家里坐一坐,聚一聚,叙叙旧,团团圆。他在部队里管后勤出身,所以常常运用烹饪这拿手绝活,回家亲自下厨。长辈们聊着聊着天,就到了饭边上。每每这时,侯志鹏恰巧做好了一大桌色香味俱全的美酒佳肴,请大家享用。他考虑到乡里菜类有限,所以每次在岳阳就备足食材带回去,尽可能变换花样,菜谱、菜味都不同。在交流思想、增进感情的同时,侯志鹏还注意了解亲朋好友的实际困难,努力帮助解决燃眉之急。比如他姑妈家庭条件不大好,他一年到头总要给些钱宽济宽济。

侯志鹏不但待自己的亲人很好,待朋友、同事也是古道热肠。他只要知道身边哪个人有什么困难,只要力所能及,总是尽力而为。

不但如此,对于面临困难的陌生人,侯志鹏还常常体现出一股大爱的胸怀。2015年,他得知岳阳经济开发区西塘镇一户人家,一家七人,家徒四壁,家里所有的电器只有电灯和一台电风扇,亟需救助;特别是5个孩子,大的刚进初中,小的尚在襁褓,可怜巴巴的。侯志鹏顿生恻隐之心,即邀2个好友,买了一些牛奶、猪肉,带上一箱衣服、一箱少儿读物,前去探望,并捐赠了一些现金。对于残障人士,他瞧着,内心也很受触动。2018年,他组织朋友去德馨蜗牛山庄开展慰问,带着小朋友买米、买油以及买水果、衣物和书籍,看望智障小朋友,每家花了500多元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中华传统美德,在侯志鹏身上得以良好的诠释和切实的践行。

与此同时,侯志鹏富有强烈的志愿精神。单位上无论是组织铲冰除雪、义务献血,还是进行“‘温暖巴陵’腾讯99公益壹基金温暖包”征集活动,或者开展“文明劝导我先行”等活动,他都踊跃参加、示范带头。平时更是注意带着孩子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比如2012年带着女儿赴岳阳园参加义务植树,每人种一棵树,女儿看到自己亲手种的桂花树挂上铁牌,铁牌上刻上自己的名字,兴奋不已。侯志鹏领悟到:“爱孩子的最好方法,是让孩子内心充满爱、充满阳光。”

大孝无言,大爱无痕,岁月无声。侯志鹏对父母的孝爱、对亲友的深爱、对社会的大爱,或多或少会对他的“小家庭”产生影响。不过,他有个坚强的后盾,那就是妻子的理解和支持。个别时候,遇到妻子“不讲道理”时,他总是傻傻一笑。这一笑,笑出人生智慧,笑出家庭和谐,笑出满园春风,笑出人间最长情。

背扶中风的父亲做康复治疗

主动上路铲冰除雪

每年带父母和岳父母外出旅游一次


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杨勇根事迹

杨勇根,男,岳阳县人,1977年11月出生,1996年12月应征入伍,199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函授法学本科毕业,现任市人社局离退科主任科员兼局机关离退休党总支副书记、关工委秘书长。近年来,他立足本职,爱岗敬业,积极配合科长工作,默默奉献于“夕阳、朝阳下”的事业。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局系统老同志鼎力支持下,局离退科和关工委工作先后4次被评为市、局先进单位和先进科室;杨勇根个人获嘉奖2次,2次被评为局机关作风建设先进个人、2次被评为局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并获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法规知识竞赛优秀个人奖、全市志愿者服务优秀个人等称号。

一、选择“夕阳下”的事业,他无悔

“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以一颗淡泊名利的平常心选择“夕阳下”的事业,杨勇根无悔于自己。

2005年,杨勇根从部队转业到市人社局工作,先后在办公室、外专科、监察室等岗位工作14年。2015年,局机关在调整安排工作岗位时,愿意到老干岗位的人员少之又少。此时,局领导想到了他,杨勇根内心复杂,想想自己之前在多个业务岗位也都干出了一点小小的成绩,而且资历资格都不浅,为什么非要到这个“夕阳下”的边缘岗位?都是一些服侍嗲嗲、娭毑的事,很繁琐还事无巨细,甚至费力不讨好。在矛盾中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后,他回想起自己读书期间、在部队、在市人社局的每一次选择,回想起组织的每一次关怀,回想起自己历经党教育多年等等,感人的场景一一浮现。是的,既然组织有需要,作为一名经受过部队熔炉锻炼的退伍军人,作为一名公务员,干一行、爱一行是应有的本职,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服从于组织的需要。第二天,他就找到局领导,毅然选择了老干事业,履职尽责一干就是4年,在奉献“夕阳下”的事业中写下自己人生浓墨的一笔。

二、服务“人之老”的工作,他无怨

“鸟儿愿为一片云,云儿愿做一只鸟”。泰戈尔这句诗是杨勇根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生动诠释。

杨勇根已年过不惑,正是一生中家庭负担最重的时候,上有老、下有小,都缺不了他的付出和担当。作为家中唯一的儿子,他不但孝顺自己的父母,更重要的是把对父母的那份“小爱”变成对天下老人的“大爱”,满心倾注于自己选择的事业。他对自己说:“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对老同志的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市人社局系统离退休人员达171人,年龄最大的91岁,数量大、居住分散、组织难度大,作为老干党总支副书记,他协助总支书记一手抓党建,强化老干工作基础;一手抓活动组织,广泛凝聚老干力量。市人社局投入30多万元整修了老干部“支部党建活动室”、“青少年活动中心”、“门球场”等活动场地;每年都制定出台了老干活动计划,开展了“五好支部”创建活动,修订出台了10多项党总支学习、组织及廉政建设等制度;在全市率先建立了离退休支部微信群,2018年局机关离退休二支部被市委老干部局评为“示范性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一些做法在全省老干部工作会议得到推广。为丰富老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老干部知上情、知局情、知下情,他们还争取局党组重视,为每一名老干部订阅2本杂志,为老干部阅览室订阅10多种报刊杂志,发放《党的十九大报告》《新党章》等政治学习资料,每季度组织一次支部党员学习,目前已有30名老干部参加老年大学学习、3名成为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在报刊杂志发表作品20多人次。组织老同志积极参与扶贫助学、社区公益和帮扶活动,为贫困山区的孩子和五保户送去温暖。为创新工作方法,他们还推动采取大胆走出去、激活内生力量等办法,策划组织了一系列主题党日活动,用活动促学习,用活动促交流,用活动促奉献。杨勇根每次活动都周密布置,全程陪同,如精心组织的“文明劝导献余热,巾帼岁月显风流”、“参观岳阳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成果展活动”、“不忘初心跟党走 牢记使命献余热”、“钓鱼比赛”、“喜迎十九大、不忘初心征文比赛”、“老年人门球赛”、“学习姜开斌、张超优秀事迹”等活动,都深得老干部的好评。

作为一名直接服务于老同志的机关工作人员,他对老干部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困难,更是时常牵挂在心。平时,他坚持“三个必访”“四个第一”,即:重大节日必访、生病必访、有困难必访;老同志住院第一时间前往慰问,重大节日第一时间上门走访,老同志诞辰祝寿第一时间去祝贺,老同志体检费、独生子女费、工(公)伤残补助、节日慰问等第一时间到位。逢重大节假日,就争取局领导带队参与“春节团拜会”、“七一”、“重阳节”慰问老干部等活动。为方便老干部随时联系自己,他养成了从不关手机的习惯。多年来,不论是对居住在本院的老干部、还是在院外的老干部,不管是炎夏酷暑、还是地冻天寒,看望老干部从未间断,老干部要求办的事也从未耽误,基本能做到老干部有呼声,他都能随叫随到。没有交通工具,他就开私家车;老干部暂缺经费的,他就先行借垫;对于子女不在身边、寂寞孤独的空巢老干部,他更是关爱有加,工作之余不是上门走访陪老人聊天,就是电话问询老人需要帮助的地方。老干部张爷爷,身患直肠癌、肺癌两种重病已经多年,杨勇根同志一直坚持隔三差五到他家里问问情况,从思想上进行安抚;老人因每月要支出将近万元的药费和护理用品,家庭压力很大,杨勇根同志从多渠道为老人争取和筹集资金达两万多元,不是儿子胜似儿子。2017年2月27日,时间已过晚上11点,杨勇根的手机突然响起,一看是兰爹家里打过来的。这段时间兰爹身体状况愈下,医院进进出出好多回。接到电话,他一骨碌从床上弹起,火速穿好衣服,开车赶到市一医院重症监护室,见到兰爹时,发现他气喘吁吁躺在床上,脸色苍白,神情萎靡,看到勇根时,老人家就像看到了亲人、看到了组织,安祥的闭上了眼睛。心情悲痛的杨勇根,协助逝者的家人为老人的丧事跑上跑下,一直忙到第二天早晨,连续好几天都守候在殡仪馆,送走老人最后一程。

一串串成绩和一次次点赞的背后,凝聚的是杨勇根的辛勤汗水和默默付出。多年来,他和离退科科长先后制定老干活动方案80多个,牺牲双休日和节假日休息200多次,上门走访老干部400多人次,为老干部解决实际困难100多次,义务为患重病的老干部争取救助费用10多万元。老干部“老有所为”作用更加显现,参与建言献策提供有效建议100多条,义务捐款捐物达到1000人次、金额10多万元,开展义务写春联、关爱困难群体等公益活动30多次。

三、关爱“下一代”的成长,他无憾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杨勇根常常以此自勉。

市人社局系统有在校学生子弟170多人。为做好“下一代”服务工作,杨勇根和领导同事们突破常规,硬是把这项平时毫不起眼的工作开展得风生水起,推动成立了局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组建了以老带小志愿者队伍,调整和完善关工委组织机构,建章立制完成各项职责和计划,组织开展了“大手牵小手,走进敬老院”、“远离毒品、宣誓承诺”、“家训家规道德讲堂”及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评选“优秀作文、五好精神文明家长、最美老人和最美家庭等系列活动。杨勇根在工作中,还注重把关心下一代工作与人社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与党建工作、思想道德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等结合起来,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五比五创”和“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学习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史国史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近年来局关工委先后组织在系统表彰“美德少年”49名、评选优秀作文31篇、文明家长20人。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局关工委3次被评为全市先进单位,离休干部张庆平、在职干部贺建新、徐红武分别被评为全市“最美老人”、“最美家庭”和“五好”精神文明家长,“走进敬老院、传递爱心”、“平江县扶贫助学”活动被岳阳电视台《金秋正能量》专题宣传,他自己获评为“全市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

奉献是幸福的渊源,几乎所有的幸福都伴随着奉献而来。杨勇根说:“奉献是我一生的追求”。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着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入党誓言,用敬业奉献的精神书写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追求。正是有了这样的人,岳阳人社系统“夕阳与朝阳下”的事业更加走向辉煌灿烂的明天。

将无微不至的组织关怀送到病床

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常抓不懈

志愿服务公益行动塑造爱心单位


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易梅华事迹

“我们都相信易科长,她解释政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态度又好,有她负责帮我们调整工资,放心得很!”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退休审核窗口前,经常出现专门来找“易科长”解释退休金待遇调整的群众,无论多么激动的场面、多么复杂的情况,只要“易科长”出面,总能将局面控制下来,把退休人员就职情况的来龙去脉剥离清晰,结合相关政策进行处理,给参保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这位深受退休人员信服的“易科长”,就是我们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退休审核科的易梅华科长,无论对待参保群众还是单位同事,她总是笑脸相迎、热情周到,犹如沁人心脾的梅花香扑面而来,大家都亲切地叫她“梅梅姐”。易梅华1974年12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中国共产党党员,1994年9月参加工作。作为一名女干部,她在平凡的岗位上,交出了一份“巾帼不让须眉”的优秀答卷——连续15年被市人社局评选为先进个人,连续三次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17年度被评为市人社局“五比五创”活动先进个人,连续四年被市人民政府授予嘉奖,立三等功两次。

一、迎雪吐艳——“马上就办,我来负责!”

2014年担任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待遇审核科科长以来,易梅华有两句经典的口头禅“马上就办,我来负责!”“马上就办”的核心就是狠抓落实,体现的是一种敬业精神和工作态度,体现的是一种执行力。对自己负责的工作、对领导交办的事情,都是雷厉风行,认真负责,紧抓快办。同时,对交办的事情、安排的工作办没办好、办得怎样、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都及时回复,让领导心中有数。在科室人手不够的情况下,她经常亲临窗口办理业务,带头加班加点,每年审核退休职工的档案4000多份并认真核对微机中的参保信息,为他们核定退休待遇,没有出现一例失误。每年及时为市本级参保的数万名离退休人员调增养老金,总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即使连轴加班也要一定会按时完成。

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是省级文明窗口单位,十年之前就是全国人社系统先进单位,之所以能取得这些荣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有易梅华这样的业务骨干,不仅能打桩定位、各负其责,扎实做好自己业务工作,还能自觉地顾全大局,互相帮助。比如有的同志临时请假了、有的同志领导叫去办其他事情了、有的同志上厕所去了,易梅华总是主动补位,站出来热情接待前来办事群众,做好解释工作。她总说“‘我来负责、敢于担当’,应当成为一个社保人必备的职业品行和道德素养。”

退休实际上牵涉到许多业务,一项没有完成都无法办理,而许多办不了的群众不能理解,认为是退休审核科故意刁难。还有对工资不满意的群众,碰到通情达理的,解释一番便也能释然,碰到不明事理的,开口骂人、拍桌子叫板的也有。服务老年人,要比服务中青年人难上许多,要更加耐心与温和,易梅华作为一位女同志,总是温柔恬静,临危不乱,热心、耐心地对待每一位来访的群众,对此赢得了大厅所有同事的敬意!

二、沁香扑鼻——“这封感谢信感谢易梅华科长!”

一年春节假期结束,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大厅门口赫然出现一张大红色的《感谢信》,大家聚拢一看,原来是一名到龄退休的参保人员,因身患癌症需要即刻前往广州化疗,按照规定,因本人原因而延误办理退休手续,工资只能从前来办理的当月开始发放。该参保人员却因治疗耗时,需要第二年才能回来办理退休手续,此番一来,退休工资将大打折扣。罹患癌症本就需要金钱医治,如此可真是雪上加霜了!易梅华知道具体情况后,将心比心十分重视,将此情况做了特殊业务处理向领导汇报。家属要照顾病人,能力有限,她便为其跑前跑后,积极与其他科室协商,终于为他申请到了:第二年年初办理,补发工资。第二年初该同志正常办理退休,还在春节前就领到了退休工资,有了退休金,他的诊治也有了的保障,一家人对此深深感激!于是,他们特意选择春节过后,第一时间将《感谢信》张贴到单位门口,表达深深的谢意。当单位同事了解事情的经过,向易梅华竖起了大拇指,她却在自己的朋友圈写到: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过一句话:“花朵的事业是美丽的,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但我愿做一片绿叶,绿叶的事业是默默地垂着绿荫的。”社保窗口前台工作亦是如此,我们的忙、累、苦,只有从事一线窗口工作的人才冷暖自知。但既然我们选择了这项事业,我们就要热爱这项事业,苦中作乐,乐在其中。

正因如此,易梅华才在这普通而繁琐的岗位坚持这么多年,却始终不改初心,挥洒汗水、隐藏泪水、扬起笑容,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幸福!她确实做到了“四个不让”,即不让工作在我手中延误,不让错误在我手中发生,不让社保形象在我这里受到影响,不让党员称号在我这里受玷污。最终,也得到了群众的褒奖与支持!

二、铁骨冰心——“最大的遗憾就是对家人的亏欠”

易梅华工作起来,总是不分心,不分神,不求回报,每次在接访中不被理解,遇到过许多责难,受到过许多委屈,但她从不抱怨、从不后悔,总是站在对方的角度耐心细致做好政策解释,让情绪激动的上访者心服口服,满意而归。但面对自己的家人,她却只有满脸的歉意。今年5月,因为没有人照顾,八十岁的母亲在家摔坏了骨盆,目前只能摊在床上,必须24小时有人陪护,但由于工作原因,易梅华照顾的时间非常有限,只能在晚上或者周末才能陪在母亲身边,所有照顾母亲的重担都分给了其他的家人。加之明年,她的女儿即将迎来高考,每天要为孩子准备可口的饭菜补充营养已经很不容易,鲜少有时间能陪她一起缓解压力,聊聊心事。为了让女儿在关键时刻保持心态平稳,易梅华只得在抽时间接孩子下晚自习,了解她在学校的境况,就是这样的机会,一年也只有一两次。“社保窗口的工作确实压力很大,一个女同志兼顾家庭和事业真的很不容易,我愧对家人,也感谢他们的体谅。”谈及家庭情况,易梅华明显变得情绪低落了一些,但窗口呼唤“易科长,易科长有人找!”的喊声响起,她又恢复了往日的神采,冲到了柜台前。

“虽然工作繁忙没有照顾好家人,但每一位办事人员都是我们的家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每次看见退休人员来办理业务,就像我自己的父母一样,只希望帮他们又快又好地办完,不要多等待一分钟。”在一大堆档案资料审核完成后,易梅华终于挺直腰板抬起头,脸上露出坚毅、果敢的神色来。

不待扬鞭自奋蹄,社会需要英雄,时代呼唤“超人”。但放眼望去,默默在各自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的“巾帼英雄”,何尝不是为我们舒适生活护航的“超人”。易梅华以她的实际行动在养老保险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展示了新世纪职业女性的勃勃生机和崭新风貌,无怨无悔的把自我的青春、智慧和力量献给了社保事业,赢得了办事人员的尊重和信任,获得了领导与同事的肯定与支持。谁说“女子不如男”,那些像易梅华同志一样奋战在窗口一线的女性公职人员,扬鞭奋蹄、勇往直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办理社保业务

查询个人信息

解答政策疑问

(市人社局文明创建办供稿)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地图